水冷王者之名,我收下了!SYM DRG vs YAMAHA SMAX山道試駕

SYM在今年10月18日發表的運動速克達DRG 158在市場上掀起一波熱潮,更開出銷售紅盤。DRG的13吋輪胎配置、158c.c.水冷引擎、15.5ps最大馬力與10萬初的售價,規格與售價設定都與兩年前大改版的YAMAHA SMAX相當接近,也成為大家爭相比較的對象。究竟SMAX和DRG誰輸誰贏?今天Moto7就要實現這場白牌的「世紀對決」,讓DRG和SMAX到山道上一較高下!

水冷王者之戰,SYM DRG和YAMAHA SMAX誰會勝出呢?

SYM DRG 158

DRG 158是SYM四大靈獸之一的「龍」,搭載SYM引以為傲的三零科技──零污染怠速熄火、零延遲啟動,以及2.0版本的零後仰懸吊系統。而DRG採用的158c.c.水冷引擎能壓榨出15.5ps的最大馬力,充足的馬力搭配上輕盈車重讓加速更加輕快有感。此外、SYM在配重上特別下了功夫,達到50:50的優異設定,讓DRG擁有靈活的操駕感受,中置單槍更提供了不俗的支撐力。運動化的設定與42度的驚人傾角,奠定了DRG身為運動速克達無可動搖的定位。


SYM DRG是四大靈獸系列的第二輛車款,以運動化的車輛定位出發,在10月中旬正式發售時,引起了一波熱潮。

YAMAHA SMAX 155

說到水冷旅跑,SMAX已經在白牌級距立下了一個不朽的標竿,155c.c.的水冷引擎能夠壓榨出15ps的最大馬力。比起前代,SMAX在配備上做了相當不錯的升級,除了加裝ABS並全面換裝LED燈具之外,外型上也有相當大的改動,迎接更運動化、更具侵略性的外型設計。在長途騎乘的用途下保持騎乘樂趣,加上水冷大動力與改款後的外型,讓SMAX成為國內最具指標性的白牌旅跑車款。


YAMAHA SMAX在兩年前歷經一次大改款,加裝了ABS並改為全車LED燈具的設計,是國內白牌旅跑車型的指標性車款。本次測試使用車友出借之車輛,非常感謝車友的熱情幫助。

比較項目

  • 車輛外觀
  • 引擎動力
  • 制動懸吊
  • 車輛設定
  • 實用配備
  • 操駕感受
  • 編輯總結

車輛外觀

美學這件事情是見仁見智的,我們無法用客觀的角度評斷優劣,因此Moto7就以賞車的角度帶著大家一起看看兩車的外觀特色。DRG在車頭的部分採用俐落而多層次的線條,打造出「龍首」的意象,兩旁向下延伸的LED定位燈與方向燈設計,就像是龍的龍鬚一樣。肌肉感十足的車身輪廓延伸到後頭,由懸浮式的車尾設計做為收尾,尖銳的後扶手呈現出龍尾的樣貌,而造型獨特的尾燈就像是龍的尾翼一樣。為了保持車尾的俐落感,DRG也特別採用下移的土除與車牌設計,不但讓視覺效果更加輕盈,也賦予了DRG鮮明的跑格與運動性。


DRG的車頭有著龍一般的仿生造型,兩側的LED晝行燈與方向燈設計有著「龍鬚」的意象。

尾燈的造型宛如兩片小翅膀,向後延伸出去尖銳的分離式把手,更顯DRG的跑格。

值得一提的是,DRG全車採用LED燈具,四遠二近配置的直射式LED頭燈不僅有著完整的光形,也有更遠的照射距離,在車頭方面,方向燈與定位燈的整合式設計與FNX相同,呈現簡潔而大方的美感,更描繪出龍的面孔意象。車尾的LED尾燈在設計上與煞車燈做出明顯的區別,在視覺上擁有更優異的辨識度,能有效提醒後方車輛。而分離式後土除上的LED方向燈不僅讓車尾的造型更加簡潔,也能提供用路人更好的警示效果。


蠢蠢欲動的懸浮式車尾,讓車尾的整體造型更加動感。肌肉感十足的車殼線條也讓視覺效果充滿力量。

SMAX在2017年歷經大改版,最大的改變莫過於車頭造型,洗練的頭燈設計讓車頭的輪廓比起前一代更加銳利,全車以精悍的線條塑造出更具運動性的外型。向後延伸到尾端,肌肉般的車殼帶出SMAX的力量感,寬大的車身有著紮實穩重的視覺效果,將「跑」和「旅」雙方面的特質完整呈現出來。


SMAX在2017年改版後頭燈使用LED燈具,改款後的頭燈有著更加俐落的外型。

SMAX的新改款中,頭燈的LED化是最大亮點之一,採用反射式LED近燈搭配投射式遠燈設計,並搭載全時點燈系統,定位燈的部分也採用LED燈條。而SMAX的LED尾燈維持與上一代相同的設計,方向燈則是配備10W鹵素燈泡,並未使用LED燈具。


車尾厚實的線條頗具力量感。

引擎動力

車要會跑,最重要的就是引擎。DRG搭載了158c.c. 4V水冷單缸引擎,最大馬力15.5ps@8,000rpm,最大扭力1.54kg-m@5,500rpm,只要稍加轉動油門就能感覺到動力迅速湧現,加速感受輕快而靈巧。而在優異動力輸出的同時,這顆引擎也有一級效能的油耗表現。同時SYM也在這顆引擎上搭載了三零科技的零延遲啟動及怠速熄火,降低在怠速時的燃油消耗,同時也讓啟動更加順暢,降低機組件的磨損。


DRG 158c.c.的引擎能輸出15.5ps的大馬力,卻同時擁有能源效率一級的優異表現,油耗相當出眾。

新一代的SMAX搭載155c.c. 4V水冷單缸引擎,最大馬力15ps@7,500rpm,最大扭力 1.4㎏-m@6,000 rpm,著重在低轉起步時的扭力表現,同時兼顧高轉輸出,為了對應長途騎乘的需求,藉由水冷系統讓引擎工作溫度更穩定,維持在最佳工作溫度狀態。


SMAX有著15ps的最大馬力,偏重中低轉的動力設定,但油耗部分僅有能源效率二級的表現。

和DRG相比,SMAX的排氣量稍微落後3c.c.,馬力上也因此少了0.5ps,最大扭力也有0.14kg-m的差距。但更大的差距體現在油耗表現上,同樣落在150c.c.-250c.c.的排氣量分級,DRG擁有42.4km/l的油耗測試值,屬於能源效率一級的車款。而SMAX的測試值則落在37km/l,能源效率僅排在二級。

制動懸吊

為了對應運動化的車輛定位,DRG在制動和懸吊方面也有不少著墨。在懸吊部分,DRG採用的是33mm的正立式前叉搭配中置單槍,在激烈操駕時為車身提供足夠的支撐力。升級過後的零後仰懸吊系統能更好地減少引擎上抬的狀況,讓車輛在起步加速時動力能更完整地發揮,彎中也能擁有更穩定的表現。此外,DRG也採用鋁製輪框和單搖臂設計,減輕簧下重量讓懸吊的反應更加靈敏,可以說是經過全面性的配合打造運動化的懸吊設定。


DRG採用中置單槍的設計,提供車輛優異支撐性。

DRG的後搖臂也採用單搖臂的設計減輕重量,並配備前後輕量化鋁框。

在制動方面,DRG則是採用前後雙碟的設計,前煞車使用單向雙活塞卡鉗配上260mm碟盤,後煞車則採用對向雙活塞內置卡鉗搭配230mm碟盤。身為2019年的新車款,DRG搭載了最新的BOSCH 10 ABS,在優異的馬力之下,DRG也有著不俗的制動配置。


DRG的前煞車使用單向雙活塞卡鉗配上260mm碟盤,並配備有最新的BOSCH 10 ABS。

SMAX的制動配備和DRG相差無幾,同樣採用33mm正叉搭配中置單槍。制動配備的部分,除了前後搭載YAMAHA自家開發的ABS系統外,SMAX的前煞車採用267mm碟盤搭配單向雙活塞卡鉗,後煞車則是單向單活塞卡鉗配上245mm碟盤,為148公斤的車重提供足夠的制動力道。SMX和DRG的懸吊系統不分上下,而制動配備主要相差在前後碟徑的差距,但考量到兩車的重量有著13公斤的差距,在制動力的評比上平分秋色。


SMAX與DRG同樣配備33mm正立式前叉和中置單槍。

前制動系統碟徑比DRG稍大7mm,並同時搭載自家的ABS系統,以提供足夠的制動力道應付近150公斤的車重。

車輛設定

SYM DRG和YAMAHA SMAX有著相當不同的車輛定位。DRG有著相當運動化的車輛設定,在車重方面SYM就下了不少工夫,經過輕量化的輪框和短排氣管,讓158c.c.的DRG有著135公斤的輕盈車重。配重部分也因應操駕的需求,達成50:50的完美配重,車輛軸距也壓在1,380mm,讓車輛的操駕感受更加靈敏。前後配備13吋輪框的DRG有著42度的最大傾角,SYM更貼心考慮到許多騎士在賽道騎乘時會將雙腳掛在後腳踏上,因此取消了DRG後腳踏的自動回彈機制,可以說是完全為運動而生的車輛設定。


DRG因為車體較為精煉,視覺效果看起來比較高大,但實際騎乘發現雙腳的著地性相當優異。圖為173公分的騎士騎乘DRG。

DRG同時也擁有寬敞的前腳踏空間,無論是通勤時或是激烈操駕時,足夠的空間都能提供騎士更舒適或是順暢的騎乘體驗。圖為173公分的騎士騎乘DRG。

短排氣管的功能可不只是好聽好看而已!DRG藉由短排氣管將重心更拉近車輛中心,以達到50:50的完美配重。

YAMAHA SMAX的車輛定位是水冷旅跑,在強調長途騎乘舒適度的同時也追求運動的樂趣。SMAX為了對應到長途騎乘的需求,有著較長的1,405mm軸距,以及較低的車輛重心。和DRG相較起來,148公斤的車重的確算是塊頭大了些,這些對於長途騎乘來說都是優點,但在運動化配置上就顯得有些難以兼顧。另外,筆者騎乘SMAX時不時有膝蓋頂到前方的問題,兩車比較後發現,SMAX的前置物空間稍微比較窄一些,若是身材高於170公分的騎士可能就要將這點考慮進去。


SMAX的著地性相當好。圖為173公分騎士騎乘SMAX。

前腳踏空間也尚稱足夠,但膝蓋有點過度靠近前置物空間與鑰匙孔,在操駕時也偶爾有撞到的狀況。圖為173公分騎士騎乘SMAX。

實用配備

在運動化的前提下,SYM DRG也沒有捨棄掉實用的部分,原廠配備QC 2.0 USB充電口,讓車主能隨時充電不斷電。充足的前腳踏空間讓日常騎乘時也能保持相當舒適的騎姿,並且能放置背包等體積較大的東西。為了因應懸浮式的車尾設計並讓配重向車輛中心集中,DRG的車廂空間算不上寬敞,但在深度部分做了加強,能放入一頂全罩式安全帽。前置物空間也能置入一瓶礦泉水,並有著相當的深度降低物品「跳車」的危險。同時,DRG也有著較窄的車身寬度,在都會區停車時也更加方便。


DRG同樣搭載SYM的整合式鑰匙孔,還有近年常出現在配備上的坐墊開啟按鈕。

前置物空間相當深,能防止物品因震動而彈出。

車廂空間不算寬敞,但在深度上下了功夫,倒放能置入一頂全罩式安全帽。

採用QC 2.0 USB充電座,為手機使用者們提供源源不絕的電力。

全LED光感應全彩儀表版,能根據環境光源調整亮度,即使在強光下也有優異的辨識度。

SMAX作為旅跑車型,實用層面上理所當然有著不俗的表現,除了寬敞的置物空間和舒適的坐墊外,為對應騎士們的需求,也配備了充電口,但美中不足的是使用了12V的充電口設計,需要車主另外安裝USB轉接座才能為手機充電。而車體的寬度較寬也是SMAX的遺珠之憾,在車擠車的都會區停車,對於車主來說也是另一項挑戰。


SMAX採用12V的車充座,如果要幫手機充電就必須再改裝成USB充電孔。

SMAX的前置物空間在改版時做了深度的調整,防止物品因車輛震動「跳車」。

因應其旅跑的設定,後置物空間相當寬敞。

 


儀表的部分仍使用單色LCD高反差儀表搭配指針轉速表與油表。

DRG與SMAX配備比較一覽表

 

操駕感受

「輕快」是跨上DRG的第一個感受,轉開油門動力就迅速湧現出來,當轉速一路拉升到7,500rpm,15.5ps的大馬力驅動135公斤的輕盈車重,優異的加速感受絲毫不拖泥帶水。由於零後仰懸吊的幫助,車輛的馬力能更完整的發揮,在起步與出彎的加速中最能明顯感受,當車輛過了彎頂點,轉開油門並把車身回正時,瞬間湧現的動力將DRG迅速帶離彎道,這種隨傳隨到的動力對於山道上的運動操駕來說相當具有優勢。


SYM DRG的動力有著隨傳隨到的輕快感,油門的反應相當直接且線性。

儘管動力有著優異的表現,但DRG真正的重頭戲是在彎道,直線加速之後帶到彎前重煞,單向雙活塞卡鉗提供了良好的制動力道,33mm的前叉亦提供不俗的支撐力,讓整個減速的過程沒有一絲不安感。帶著車輛入彎,傾倒的反應十分靈敏,車輛能迅速跟上騎士的動態。在彎中,除了後避震給予十足的支撐性外,原廠後輪的KENDA K6007-002配胎也牢牢抓住路面,給予騎士更大的信心放手使用42度的超大傾角。


在彎中的表現也同樣不俗,42度大傾角用到完也絲毫沒有不穩定的感覺。

SMAX的馬力與DRG也相差無幾,由於較低的重心配置和較長的軸距,高速騎乘的穩定度沒有話說,但因為148公斤的車重,彎前的重煞能感覺到前叉壓縮得很深。入彎時的反應也稱得上順暢,只要輕推把手就能迅速入彎。但礙於SMAX的配重和軸距,讓傾倒時的反應與DRG相比顯得有些遲鈍,這個狀況在連續彎道時更加明顯,傾角部分更是受限於寬大的船底。但整體來說,SMAX在彎中的表現尚稱穩定,中置單槍給與車輛良好的支撐,原廠標配的MAXXIS R1N也讓後輪能緊緊抓住地面。


相較DRG的輕盈,SMAX給人的印象是穩重。在彎中有著不錯的穩定度,但連續彎道的快速傾倒顯得有些遲緩。

編輯總結

SYM DRG 158:為運動而生,水冷龍王不虛此名

從各方面的比較中能清楚的看出,DRG有著非常運動化的車輛定位,SYM想要將它定義成一輛「白牌跑車」,而他們也的確做到了。優異充沛的動力搭配上輕量化的車身,讓DRG有輕快的加速感受。而精心計算的配重和跑車化的懸吊設定,也使得DRG在彎中的表現靈敏而穩定。


運動化的設定讓DRG擁有優異的穩定性和操控性,堪稱近年來SYM最優秀的白牌運動速克達之一。

筆者認為DRG雖有著158c.c.的動力表現,操控的靈巧程度卻更接近125c.c.的小車。此外更搭載了SYM最先進的三零科技和諸多實用配備,在油耗方面更有一級的能源效率。說DRG是SYM近年來最優秀的白牌運動速克達之一也絕不誇張。如果你追求車輛的性能,想要享受隨心所欲的操控樂趣,或者你自身習慣於的激烈的操駕,DRG會是相當推薦的選擇。


有著125c.c.小車的靈巧和充沛的馬力,對於追求操駕感受、喜歡跑山的車友來說是相當不錯的選擇。

YAMAHA SMAX 155:「旅」為本質、不失跑格樂趣

SMAX一直是YAMAHA的熱銷車款,也是目前國內在150c.c.的級距少有的旅跑定位車款。在2017年大改款後推出的ABS Edition一改SMAX原本優雅、休旅的形象,無論外型或性能調教上都更具跑格。在長途騎乘上,SMAX穩重的車身和較長的軸距為高速巡航提供了良好的穩定性,雙腳的著地性也相當優異,並且在椅墊和置物空間方面都下了些功夫,可以說是為當前的白牌水冷旅跑車款豎立了一個標竿。


SMAX的戰場還是在長途騎乘上,運動性雖然不失操控樂趣,但整體來說就沒有那麼輕快好操控。

但在這次的山道測試中,針對DRG和SMAX兩輛車款,筆者認為SMAX的主戰場還是在長途騎乘,山道中的操控雖然不失他「跑」的樂趣,但礙於長軸距和148公斤的過人車重,騎乘的靈活度相對來說就有些遲鈍,傾角也有所限制而無法發揮。這其實也是SMAX的車輛定位所致的非戰之罪。另外,寬大的車身在市區停車時也有難尋車位的困擾。整體而言SMAX比較適合經常有長途騎乘、雙載需求的騎士。


白牌水冷速克達之戰,你會選誰呢?

授權轉載自:Moto7

原文:水冷王者之名,我收下了!SYM DRG vs YAMAHA SMAX山道試駕

 

k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