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一堆機油,什麼才是我需要的?

除了原廠手冊指定的機油等級或品牌外,相信大家在自行選購機油時應該是依瓶身上的等級來做選擇,因為不同的等級適用不同的駕車環境,下面由老外寫出來的觀點,可能或多或少會改變你我的長久以來的用油觀念。

一、加機油的目的是?

當然是潤滑。透過它讓引擎運轉滑順、減少磨擦,同時又有散熱和清除內部碎屑功能,又可達到防鏽、密封和抗震效果。

二、機油的各種認證

機油這種產品在美國(API)、歐洲(ACEA)或是日本(JASO)皆有其認證組織,通通認證貼上標章的產品代表是經過品質和功能測試符合當地標準。當然也有一些高效能機油是沒有這種標章的,就是因為"安全排放標準"未通過! 也就是說添加這些高效機油不會傷到你的愛車,但是會傷到地球的意思。當然隨著時代在進步,機油廠不斷開發出各種需求的產品,認證標準也是要與時俱進,基本上買大品牌的合格機油會比較愛地球啦。

 

三、機油等級

機油的等級相信大家都有些概念((10W-50, 10W-30..等),主要是以它的黏性來分級,數字愈高愈黏就愈潤滑。以10W-50來舉例,"10"這數字代表"冷油"時的黏度,"W"代表"Winter"也就是冬天,白話一點就是低溫黏度是10,數值愈低表示低溫流動更快;另外一組數字"50"代表著引擎運轉溫度時的黏度,或是叫高溫下黏度。
所以重點來了,一瓶10W-50和一瓶5W-50的機油,在引擎運轉到達同樣溫度時,黏度都是一樣50,而不同之處在於冷車剛發動時,W數值愈低代表可以愈快的包覆引擎進行潤滑。以台灣來說,除非住在高山上在寒流來時有可能到達0度以下,平地溫度最低也是到6度到7度,所以用不到 0W或是5W這種等級的,10W應該足以應付,現實是台灣大部份的溫度都多在10度以上,因此10W、15W、20W目前是最符合市場需求。再來說明後面這個數值,數值愈大代表引擎運轉強烈時可以提供更高潤滑效果,也就是激烈操駕或是常開快車時適用

四、傳統機油或是合成機油

傳統機油就是所謂的礦物油,由石油精鍊而成,好處是便宜、但不長效,因不多見在此不贅述。合成機油( Synthetic)有分半合成及全合成,只要沒有強調"全合成(Full Synthetic)"字眼通通都叫半合成。半合成機油是由天然精製油再加上各廠牌的研發的添加劑開發而成,可比傳統機油提供更多的引擎保護。而全合成機油是由全化學合成,又比半合成機油來得更高效、高溫穩定和抗氧化,但是比較貴。

五、機油添加濟

大部份各品牌的合成機油都已經加上了自己研發的添加劑,事實上,合成機油成份大概就20-30%就是添加劑,所以不要再去買東買西了,尤其是號稱下面這些功能的:

抗磨損:號稱可在金屬表面形成薄膜,減少磨擦。

耐高壓(EP):號稱一樣可以形成薄膜,修護引擎磨損。

流動點降低劑(Pour point depressants):防止石蠟之持續凝聚,讓低溫流動性良好,冷車易啟動(機油在極低溫時,有的會有結晶成蠟狀的物質)。

腐蝕抑制劑(Corrosion inhibitors):阻隔水氣進入引擎表面。

引擎除污劑:可抗高低溫,清除引擎沉積物。

六、更換機油

別再迷信5000公里換一次機油了,以現今的機油科技,更換的里程已經可以比以往多增加一倍了。但是如果你是經常激烈操駕、在惡劣天候環境下逼出車的極限比如WRC,或是卡車常要滿載貨物跑長程就要常換油不在此限,不然一般順順開的車輛只需要在12000KM時換一下機油即可。

 

參考資料: Carthrottl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