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Honda電動化計畫和投資策略方向業務簡報摘要

  • 實現電動化目標的方法:

Honda未曾改變EV為機車和汽車等小型行動產品領域最有效的解決方案的信念,Honda到2040年要讓EV和FCEV佔其全球汽車銷售量100%的電動化目標也未改變。Honda必須著眼於未來EV普及的階段,並從中長期角度建立強大的EV品牌和強大的EV業務基礎。

  • 採購和生產營運結構改革:

藉由建立以電池為核心的垂直整合EV價值鏈,2030年,和目前的電池成本相比較,Honda在北美採購的電池成本將會降低超過20%Honda將會以整體生產成本降低約35%為目標,建立具有競爭力的業務結構。Honda對於未來每年計劃生產約200萬輛EV車款所需的電池數量,抱持正面的態度。

  • EV產品陣容策略:

做為Honda EV旗艦的Honda 0系列,2030年將會在全球推出包含從小到大各種在內共計7款車型。做為使用Honda Mobile Power Pack (MPP)電動化的一部分,Honda將會在FY2026年底之前,於日本推出一款配備4MPP的小型行動產品,以提升MPP的應用。

  • 財務策略:

Honda計劃在FY 2031以前投入約10兆日圓,屆時將會進入EV的全面普及階段。Honda將會為未來的成長和股東回報進行大膽的投資。

Honda Motor Co., Ltd董事、總裁兼代表執行長(全球CEO) Toshihiro Mibe今天就Honda以汽車電動化為中心的計畫舉辦了記者會。

以下為Toshihiro Mibe的正式演講摘要:

  1. Honda的電動化方法以及實現目標的計畫:

汽車電動化的環境正在發生巨大變化,在某些地區,EV市場成長放緩的感覺正在引起人們的注意。實現Honda 2050年碳中和目標的方法有很多種,例如,為了在飛機和大型船舶等大型行動產品提供動力時實現 “零環境影響”,從航程的角度來看,使用SAF*1和e-fuel被視為極具潛力的解決方案。

另一方面,Honda未曾改變以EV為機車和汽車等小型行動產品領域為最有效的解決方案的信念。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Honda有信心持續穩步推進電動轉型。在不被當前情勢變化束縛的狀況下,Honda必須展望2020年代下半期開始的EV普及期,從中長期的角度來看,建立強大的EV品牌和強大的EV業務。

到2030年,Honda計劃使EV和FCEV佔其全球汽車銷售量的40%,並生產超過200萬輛EV。為了實現此一未來,Honda將會穩步推進以下三項計畫,同時在正確的時機做出投資決策:

1) 推出Honda獨有的EV車款

 2) 建立以電池為核心的EV整合價值鏈

 3) EV生產技術和設施的提升

藉由這些計畫,Honda的目標為2030年,EV業務的銷售回報率(ROS)達到5%,以進一步提高利潤率,使其BEV業務能夠自我維持。

*1 SAF:可持續航空燃料

1-1. 推出Honda獨有的EV車款

“Thin, Light, and Wise” 的新EV發展方針,從 “零” 開始打造的全新EV系列,Honda 0系列將會在Honda EV策略中扮演關鍵角色。今年1月的CES,Saloon和Space-Hub的二款概念車型亮相,對於將會成為該系列旗艦車型的Saloon,Honda計劃在2026年於市場推出一款和該概念車型非常相似的車型。

■ “Thin”

Honda將會致力於為顧客提供駕駛性能和舒適兼具的空間價值,體現HondaEV時代延續一貫的M/M (Man Maximum, Machine Minimum)思想

・   採用全新的中到大型EV專用平台和更先進的動力單元,將會實現前所未有的低車身高度和短前/後懸造型的配置。

・   採用全新研發的小型e-Axle和世界頂級的超薄電池組,馬達室和地板將會變得更薄。此外,藉由Honda在汽車製造中累積的技術,實現低車身高度設計和寬敞舒適的車內空間。包含零件配置優化、減少零件數量,以及採用Honda獨創的撞擊控制技術,並採用卓越設計和性能兼具的車架。

・   此外,駕駛艙的設計將會實現更舒適和更多的駕駛樂趣,具有直覺的使用者介面和令人振奮的視野。

■ “Light”

對於全新的EV系列車型,Honda將會追求帶來駕駛樂趣的運動駕駛,這也是Honda的造車理念。

・   除了更輕的車架之外,新的EV系列車型將採用全新動力單元,透過應用Honda在F1賽車和HEV車型研發中所累積的原創技術,使其變得更輕、更薄。和最初的Honda EV相較下,Honda車輛總重可減少約100公斤(220)

・   電池、動力單元等較重的零組件將會設置在車身較低及中心的位置,以實現低重心,並達成穩定的車輛操控以及靈活和運動的駕駛性能。

・   在按照駕駛人的意願實現車輛控制的技術方面,依據Honda研發獨創的機器人技術中累積的姿態控制技術而研發的運動管理系統取得了進一步的提升。

・   結合Honda在賽車運動中累積的高效動力單元和卓越的空氣動力學技術,新EV系列車型將可實現Honda獨有的運動駕駛體驗和世界頂級的電力效率性能。因此Honda將努力實現Honda 0系列每款車型超過300英哩(480公里)*2的充足續航里程。

           *2依據EPA (美國環保署)制定的標準所測得的里程

■ “Wise”

配備原創的車輛OS,Honda 0系列車型結合連線技術的進步,將會為每一位顧客提供最佳化的數位使用者體驗車輛功能將會經由OTA (無線更新)持續更新,如此將會進一步推動我們的EV成為只有Honda才能提供具吸引力的產品

・   Honda將會獨立研發基礎的E&E架構、整體架構上層的車載OS以及車載OS的各種應用程式。Honda將會對安裝在Honda 0系列車型的SoC (單晶片系統)半導體進行原創訂製。例如,這種訂製化的SoC將會採用AI,此對於自動化和智慧化的進步至關重要,同時有助於降低電力消耗。

・   我們在2020年代下半期推出的EV車型將會不斷進步,並更加關注每一位顧客的喜好和需求。

・   將於2020年代下半期推出的Honda 0系列車型會採用集中式架構,多個負責控制車輛系統個別功能的ECU會整合在一個核心ECU,並扮演整個車輛的唯一大腦。如此將可協調每一個功能,並能夠快速提供前所未有的、鼓舞人心的駕馭體驗。因此,Honda EV車型將會不斷進步,使其擁有智慧,並更加關注每一位顧客的喜好和需求。

・   對於AD/ADAS (自動駕駛和先進駕駛輔助系統),Honda的目標為提供順暢的行動體驗,不僅是在車內,而且是從顧客進入車輛到離開車輛的整個過程。因此,AD/ADAS將會藉由採用更先進的偵測技術和包含AI在內的智慧技術,使AD/ADAS更加貼近人類感受。在駕駛輔助技術方面,Honda比全球其他公司率先投入實際應用的Level 3自動駕駛技術,將會在高速公路和一般道路上實現更廣泛速度的自動駕駛功能。此外,藉由為顧客持續提供完整的移動體驗,包含接送安排和在遠離家裡的地方停車,Honda將會實現 “移動樂趣和自由”,減輕顧客的壓力。

1-2. 建立以電池為核心的EV完整價值鏈

為了在長遠方面確保高競爭力,Honda將以作為EV核心組件並決定其競爭力的電池為中心,分階段建立價值鏈。

■ EV的早期階段:2020年代上半期

Honda將會藉由加強各地區液態鋰離子電池的外部合作夥伴關係,穩定採購必要數量的電池,同時控制成本。

 

■ EV的過渡期:2020年代中期

Honda將會和合資夥伴開始電池生產。

在美國,和LG Energy Solution的合資EV電池工廠將於2025年開始生產,電池產能為每年40GWh。藉由和北美規模最大的合作夥伴建立穩固的價值鏈,Honda將可實現具有競爭力的電池成本。此外,採用Honda高密度封裝技術生產的輕量化、小型電池組將會安裝在Honda 0系列車型,並有助於提升這些車型的產品價值。

除了EV生產之外,Honda也會將業務範圍擴大到電池生命週期業務,其中包含充電服務、能源服務和二次利用/回收等領域。Honda將會藉由擴大Honda內部的電池業務領域,以建立穩定的業務基礎。

■ EV的普及期:2020年代下半期

Honda將會進一步擴大電池業務範圍,並致力於建立以電池為核心的垂直整合和完整的EV價值鏈,涵蓋主要用於電池的原材料採購、EV完成車生產,以及電池二次利用和回收等EV生產的各個環節。

在加拿大,Honda將會開始進行和GS Yuasa共同研發的EV電池的內部生產。至於關鍵的電池材料,在加拿大,Honda將會在各自即將建設的新合資工廠,繼續和POSCO Future M合作生產正極材料以及和Asahi Kasei合作生產隔離材料。

此外,Honda的目標為著眼於EV電池的二次利用和回收,建立完整的價值鏈。如此一來,除了優化電池價格、實現穩定的供應之外,Honda也可確保包含EV電池業務上下游在內的整個價值鏈的競爭力。

藉由這些計畫,2030年,和目前的電池成本相較,Honda在北美採購的電池成本將會降低超過20%。對於計劃到2030年生產約200萬輛EV所需的電池,我們已經對確保擁有足夠的電池抱持積極的態度。

1-3. EV生產技術和設施的進步

2020年代中期之前,從ICE到EV的過渡期將是Honda確保獲利能力,同時靈活應對需求和業務環境變化的階段。在此階段,我們將會充分利用現有的生產設施,在同一生產線上生產ICE和EV車型。

此外,Honda將會穩定逐步實現 “Thin, Light, and Wise” 概念所需的先進技術,以推進生產運作。如此將可在未來專門的EV工廠建立高效的生產結構。

至於做為EV生產關鍵的薄型電池組生產線,位於俄亥俄州Anna工廠的新電池外殼生產線將會配備6,000噸級的大型鑄造機。如此將可大幅減少組成電池外殼和次級零件的零件總數從60多個零件減少到5個零件。此外,和攪拌摩擦焊接(FSW)技術結合,可以減少投資,同時提高生產效率。

Honda成為日本*3首家在其位於日本栃木縣的生產技術R&D設施中安裝6,000噸級大型鑄造機的公司,目前正在進行量產驗證。

包含未來應用於大型鑄鋁車架零件的生產,壓鑄技術將會持續進步。

對於電池組的組裝線,將會採用Honda獨創的 “Flex Cell Production System”。該系統結合了1) 依據車輛產品功能的模組化零件配置,2) 將每一個生產製程所需的設備、治具和生產人員聚集在單一 “單元生產系統” 區域。在EV滿載生產之前採用Flex Cell Production System,將能夠靈活應對生產模式的變化和產量的波動。此外,藉由利用Digital Twin,即在虛擬空間中再重現現實的生產線條件,將優化各個方面的生產效率,包含供應到工廠的零件、生產量和速度。以此方式,Honda就能依據市場需求及時供應產品。未來,Honda計劃超越電池組生產線,進一步擴大這些技術的應用範圍,並將其應用在Honda EV生產設施的所有生產線。

這些計畫將會在2028年於加拿大投入營運的專門EV工廠實現。藉由世界頂級的生產效率,包含大幅提高產能利用率和降低固定成本,Honda的目標為和傳統的混合生產線相較,將整體生產成本降低約35%

*3 Honda內部研究

  1. 即時資料連動,提升整體運作

除了產品、採購和生產領域等計畫之外,Honda也會藉由和軟體連動,進一步推進我們從規劃到售後服務等各個方面的所有汽車業務運作。藉由利用Honda原創軟體定義的行動產品中獲得的資料,可以在各種狀況下以更快的速度,提供更適合的產品給每一位顧客。例如,在 “銷售現場” 取得的最新市場趨勢和顧客偏好資料將會即時回饋給我們的產品研發和生產團隊,以便能夠以最快的速度交付符合我們的顧客和市場需求的優化產品。

此外,藉由連線功能取得的即時車輛資料將會和Honda服務營運部門連結,使Honda能夠藉由專用的Honda應用程式,即時為顧客制定和規劃最佳的服務選單。

除了這些例子之外,Honda將會藉由持續將整個價值鏈和最新的資料連結,建構出能夠快速、靈活應對EV市場快速變化的系統。

  1. EV產品陣容策略

為了迎接2030年EV普及期的到來,Honda將會在全球以策略性方式推出Honda 0系列車型為主的EV車型。此外,對於目前市場需求暢旺的油電混合車型,Honda將會進一步提高性能,並在全球範圍內充實產品陣容。

以下為新車型導入計畫的概要 :

<EV>

   Honda 0系列全球EV系列

Honda 0系列車型將於2026年首先在北美推出,然後擴大到全球。包含從小到大的各種車型,到2030年,將會在全球推出總共7種車型。

   中國的EV產品陣容

Honda計劃在2027年推出10款Honda品牌EV車型,並在2035年,EV占Honda在中國汽車銷售量100%。Honda繼目前的e:N系列之後,推出新的EV系列 “Ye系列”,繼續增強在中國的EV產品陣容。

   小型EV產品陣容

以今年秋季在日本上市的商用小型EVN-VAN e:為起點,Honda將會在有需求的地區陸續推出小型EV。此也包含在2025年推出個人使用的迷你EV車型,以及在2026年推出、強調駕駛樂趣的小型EV

<使用Honda Mobile Power Pack (MPP)實現電動化>

・   2024年:導入由二個MPP驅動的電動機車車型

・   FY2026 (截至2026年3月31日的財政年度):在日本導入配備4MPP的微型行動產品

<HEV車型的升級>

・   Honda原有的雙馬達油電混合系統,亦即e:HEV系統和HEV平台將會更新。更新之後,e:HEV系統將會更輕且更有效率,且平台也將更有效率並由更多的車型共享,實現燃油經濟性進一步提升,同時達到高品質、令人興奮的駕駛體驗。

・   Honda會將EV研發技術重新應用在油電混合EV車型,並利用配備在EV車型的馬達,採用電動全輪驅動(e-AWD)系統。和傳統的機械式全輪驅動系統相較,e-AWD系統將可提升最大驅動力輸出,並實現驅動力分配更靈敏且更精確的控制。此外,藉由採用和運動管理系統的協同控制,e-AWD系統可以穩定車輛的操控,同時實現卓越的駕駛性能,提供給顧客安心和駕駛樂趣。

Honda將為全球大量顧客提供更先進的油電混合車型。同時,我們也會進一步強化包含油電混合車型在內的ICE業務結構,以確保穩定的獲利。然後,ICE業務產生的資金將會投資到EV和其他的新業務。

  1. 財務策略確保投資資源/資本配置

為了實現電動化策略,Honda需要在正確的時機進行策略性投資。因此,Honda計劃在FY 2031之前10年內投入約10兆日圓資源,屆時將會進入EV的全面普及階段。

10兆日圓的投資細節如下:

・   為實現軟體定義的行動性投入2兆日圓的R&D支出

・   2兆日圓在美國、加拿大、日本等主要市場建立EV完整的價值鏈相關的投資和出資

・   6兆日圓,其中3兆日圓用於研發相關支出,3兆日圓用於投資,用於和我們的Monozukuri (造物之精髓)相關的領域,例如:

       – 生產領域,包含建造專用的下一代EV生產工廠

       – 機車電動化,

       – 研發新的EV車型

       – 模具製造投資

在仔細評估市場EV普及程度的同時,Honda將會在適當的時機靈活做出投資決策。

Honda產生的現金將分配給1) 確保我們未來成長的資源投資,以及2) 股東回報。全公司的資本配置計畫概述如下。

■ FY20222026 (強化ICE產品業務並將資源投入EV業務的階段)

藉由加強機車和ICE/HEV業務,Honda將會產生12兆日圓的營運現金流。該現金流將會配置在EV業務、ICE/HEV業務及新領域投資,同時用於穩定、持續的股息支付。Honda會持續推進在FY2022到FY2025四年內,購回價值7800億日元自有股票的計畫,以儘早實現PBR (市價淨值比)超過1的目標,因此,包含優化過去累積的股本金額的資本效率將會得到改善。

■ FY20272031 (ICEEV的全面業務轉換階段)

Honda將會藉由提高主要在新興國家的機車銷售量以及進一步改善ICE/HEV的業務結構以提高營業現金流,力求賺取和FY2022-2026相同水準的績效。除此之外,Honda將會提高EV業務的獲利能力,目標為實現5%的ROS,並提高EV銷售量,以增加更多的營業現金流。二者加總,Honda將會致力於創造比FY2022-2026期間更多的現金

在資源配置上,Honda將會進一步加速電動化和軟體領域的資源投入,以確保EV業務的成長。同時,Honda將會穩定、持續配發股息,並迅速購回股票,以回報股東。

至於股息,Honda計劃在FY2022-2026期間配發超過1.3兆日圓,並在FY2027-2031期間配發超過1.6兆日圓。這些配發的股息金額表明我們打算在不減少每股股息的狀況下,穩定、持續配發股息,即使短期利潤會因為轉型期間需要持續進行的先期投資而波動。

Honda將會最大限度利用迄今為止建立的盈利基礎以及新的成長領域產生的現金流。在此過程中,我們將會追求未來成長的大膽投資和穩健的股東回報。

 

k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