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YAMAHA YZF-R3車主公認的四大優點&三大缺點|車主怎麼說

自2015年YAMAHA Taiwan引進YZF-R3以來,一直都是相當熱門的黃牌入門車款。而在2019年,YAMAHA發表了小改款的YZF-R3後,在這黃牌仿賽的一級戰場中熱度不減,依然佔有一席之地。究竟車主選擇了YZF-R3後發現什麼樣的優點以及缺點呢?在這蒐集了2021年購買YZF-R3的車主回饋,總共整理出了四大優點以及三大缺點,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吧!

授權轉載自:Moto7

原文:2021 YAMAHA YZF-R3車主公認的四大優點&三大缺點|車主怎麼說

YAMAHA YZF-R3。

YAMAHA YZF-R3車主公認的四大優點:

第四名:改裝品多元(7%)

對於許多車主而言,「個性化」是車輛不可或缺的一大重點。YZF-R3擁有不凡的銷量,同時也象徵著其後續改裝市場的龐大。有7%的車主提及,YZF-R3能充分滿足車主的改裝需求,自外觀至內在性能,都能依照每位車主的使用習慣進行調整。甚至連原廠都有推出選配改裝品可供選購。若是追求與眾不同的使用者,勢必能在YZF-R3上探索出無盡的改裝樂趣。

YZF-R3豐富的售後改裝品,非常適合愛好個性化的車主。

原廠亦推出選購精品如KYB全可調避震器等(商品以實品為主)。

第三名:外型設計亮眼(10%)

新世代YZF-R3以「R-World is calling」為上市口號,採用與大排氣量仿賽車款YZF-R6、YZF-R1相似的家族化外觀設計;當然,也正是效仿MotoGP廠車YZR-M1的外型,流線之餘,肌肉線條亦相當飽滿。前半部整流罩採用比起前代更為圓滑的曲線,也更貼近競賽車款之設計;車頭中央的類沖壓進氣孔造型,雖然不具實際增加動力的功能,仍呼應著整車競技化的設計語彙。有10%的車主對於YZF-R3之外型設計感到十分滿意。

本代YZF-R3採用新世代YZF-R家族化設計。

整車外型比起前代更為流線。

第二名:上手門檻低(11%)

雖然YZF-R3有著仿賽車的外觀,外貌看似硬派,騎姿方面卻十分親切,不同於純種仿賽極為低趴的騎乘姿勢,YZF-R3較低的腳踏、較高的把手以及親民的780mm座高,使它更能貼近日常使用需求,較為休閒的坐姿即使長時間騎乘也不易感到疲累;且搭配適當的動力輸出,對於新手而言更是容易上手!許多車主甚至認為,YZF-R3十分適合作為檔車新手的第一台學習車款。

YZF-R3的騎乘姿勢與較小的排氣量,造就相當容易上手的特性。

舒適的騎士三角,即使長途旅行也不易感到疲累。

第一名:操控性佳(12%)

在本次車主大調查中,最多車主讚賞的,便是YZF-R3絕佳的操控性。YZF-R3裝備重量僅171公斤,且採用鑽石型鋼管車架,在擁有足夠剛性的同時,更能兼顧車架彈性;加上37mm前叉、1380mm軸距等要素,使YZF-R3成為裡外兼備的優異運動車款。不少車主認為YZF-R3作為YZF-R家族中的輕量級車款,擁有當之無愧的良好操控性能。

YZF-R3雖然採用較為舒適化的騎姿設定,操控性卻絲毫不馬虎。

在YZF-R3極具跑格的外觀下,潛藏著的更是表裡如一的極致操控性。

YAMAHA YZF-R3車主公認的三大缺點

第三名:後避震過軟(10%)

本代YZF-R3雖然將前叉升級為37mm倒立式前叉,但後避震的配置並沒有大幅度的提升,雖然應付通勤綽綽有餘,但在以較快的速度處理彎道時,尤其是連續彎跟高速彎,較容易有多餘的晃動,造成車尾帶來的不安定感,形成後懸吊跟不上前懸吊的尷尬處境;也正是部分車主所詬病的缺點之一。

YZF-R3前叉設定相當優秀。

但部分車主認為,過彎時能感受到後避震過軟,亦無法與前叉動作配合。

第二名:制動力不足(12%)

YZF-R3為300c.c.級距之輕檔跑車車款,在制動系統方面也採用了此級距常見的前單向雙活塞卡鉗、後單向單活塞卡鉗配置,碟盤大小則為前298mm、後220mm,並皆為固定式碟盤。以日常使用而言算是相當足夠,但部分車主表示購入後若有跑山、賽道騎乘之需求,便可能對原廠制動系統感到不足。若是有此方面需求的未來車主,可考慮將制動系統列為改裝項目之一。

激烈操駕時的制動力不足,是車主們認為可再改善之處。

時常進行激烈操駕的車主,可考慮藉由改裝提升制動力。

第一名:低轉速域動力不足(15%)

YZF-R3在車輛設定上雖然將日常使用需求列入,但整體而言仍屬運動車款;因此動力曲線比起街車的低轉速扭力型調校,會更偏重於高轉速域的輸出。YZF-R3擁有41ps的最大馬力,在接近12,500轉紅線區的10,750轉時輸出。若車主在購入後認為扭力輸出的特性不符合個人需求,除了調整騎乘方式外,也可進行齒比調整、更換取代式電腦等後續改裝。

YZF-R3的高轉引擎設定,難免犧牲了些許低轉表現。

車主可透過齒比、電腦等改裝,使愛車符合個人使用需求。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