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道攻略:規則、旗號與攻略技巧|騎士養成之路

當人類有了動力機具,能讓自己以更快的速度移動時,就會有著想挑戰的心。但在一般公路上有著速限,超速或高速過彎卻會增加自己與其他人的危險,因此,想追求速度,就前往賽車場吧。這次請來A組車手伏圃儀做為教練,帶我們認識並了解賽道騎乘,安全的享受追尋速度的樂趣。

0img_1599
▲由伏圃儀來指導代晴,賽道相關技術知識。
  • 賽道為單行道
  • 賽道禮儀
  • 轉倒處理
  • 找到參考點
  • 旗號認識
  • 競速騎姿
  • 側掛技巧
  • 帶煞入彎
  • 路線選擇

認識賽道

即使賽道是讓人挑戰速度的場所,但還是有著許多規定,透過了解這些規定,才能讓大家安全的在賽道上盡情挑戰自己的極限。

賽道為單行道
這其實是一個看似普通卻相當重要的觀念,賽道一定是單向通行,不論場邊有什麼事,不管賽道有多大多寬,都只能順著路線前進,錯過任何一個點就請繞一圈回來。當然例外情況就是今天全場包場或分區練習的特殊使用,只要是與其他人同時使用練車或比賽,一律都是單向通行。

賽道是單向通行的
▲賽道是單向通行的

賽道禮儀

賽道上大家遵守同一套規則,才能減少其他意外風險,除了場地對車手傳達訊號的旗號之外,還有車手自己與其他車輛的互動方式。首先是進出PIT 區,在進入PIT 區時,由於速度與路線會和正常進彎不大相同,應舉起左手或左腳向後車示意。

進入PIT區前應該先舉手向後方來車示意
▲進入PIT區前應該先舉手向後方來車示意

離開PIT 區時,在正式的場地會有一條由PIT 區延伸出來的線,用來確定出PIT 後不會立正式比賽時如果壓到線會罰秒,那是為了保障在主賽道車手的安全。為了避免主賽道上特別是PIT 出口大多在直線後,賽道上的車速明顯會比起從PIT 剛出發的車要快,因此有此規定。

但在一般練車時,這部份就必須仰賴各騎士間的相互配合,在出PIT 區時不壓線,另外同時轉頭確認主賽道上有沒有來車,才直接進入主賽道,其實概念就和公路的支道與幹道,PIT 是支道,要禮讓相當於幹道的主賽道。

出PIT 前一定要確認主賽道有無車輛
▲出PIT 前一定要確認主賽道有無車輛
 
確實停車再開
▲確實停車再開

除了進出PIT 外,一般最常遇到的是如何讓後方快車通過,在正式比賽中,如果被快車倒追時,場上會揮藍旗告知需要讓車。一般人想著讓車就是靠著邊邊,但賽道有左彎有右彎,靠著左邊如果遇到左彎反而阻礙到快車,另外,也不用特別看到快車接近,突然改變自己的行車動線讓出路來,因為後方快車已經預估好你的動線,突然改變只會發生碰撞的危險。

讓車時不要突然改變行車動線,後方快車會找到超車點。
▲讓車時不要突然改變行車動線,後方快車會找到超車點。

所以最好的讓車方式,就是稍微放慢速度,但仍保持自己原本的走行路線,後方快車能夠很輕鬆找到路線超過你。

轉倒處理

正所謂人在江湖飄,那有不挨刀,在賽道上挑戰極限或是與其他車輛競賽時,難免發生轉倒。當自己轉倒摔車後,如果能夠自行爬起來的話,就應該盡快離開賽道或緩衝區,避免後來車輛也發生轉倒時發生更嚴重的意外。另外就算是同行友人轉倒,也不要為了幫忙而直接停在賽道,交由工作人員協助。

0img_1316
▲在賽道上難免會轉倒。

當然以上是在有完善工作人員的情況下,台灣多數的小型賽道來說,由於場地小,在非正式比賽的一般練車日並不會有這麼多工作人員,所以能自行牽車就盡快將車輛牽起。如果車輛停在賽道上,應先著重在提醒同場車手有轉倒車輛,並盡快牽起車輛,也因此,如果發生其他車手轉倒後無法自行站起的情況,適當的提醒其他同場車手並協助,算是台灣小型賽道特有的情況。

一般來說,轉倒後如果能自行爬起,應盡快離開賽道
▲一般來說,轉倒後如果能自行爬起,應盡快離開賽道

找到參考點

前面講的是關係安全的部份,而找到參考點則是幫助你快速掌握賽道,提高圈速的一環。雖然從平面圖上,我們都可以大概知道該由何處進彎,但實際在賽道上,加上車輛的速度,還是會難以掌握自己實際在賽道中的正確位置,而這樣的情況,或許在一般小型的卡丁車賽車場並不明顯,但在大型賽道時,就會發現自己無所適從。

所謂的參考點,就是你在賽道中用來做為判斷位置的東西,利用現有的任何標地物,幫助自己走出自己所要的路線,這標地物可能是彎道距離告知牌、可能是賽道上的補丁、可能是一旁的廣告招牌,總之只要是不會任意移動,同時你在騎乘下視野可及的物體皆可做為參考點。

賽道周圍的招牌都可做為參考點使用
▲賽道周圍的招牌都可做為參考點使用

也因為參考點必須是視野可及,所以在不同速度下,參考點也會跟著改變。像是太小的參考點,在低速下或許能夠辨識,但高速下可能無法立即在賽道上掌握到,那也就失去參考點的意義了。

地面補丁也能做為參考點使用
▲地面補丁也能做為參考點使用

在賽道上,透過多個參考點能夠建立起自己的路線,像是到達第一塊路緣石開始全力煞車,看準路上補丁傾倒切入,最後等到向遠方的廣告招牌進入自己視野內,全力加速。透過上述情境,相信能夠更直接了解到參考點在賽道中的使用情況,因此透過多個參考點,能讓自己更清楚在賽道中路線位置,就是因為失誤或是與他車競爭發生速度變化改變節奏時,也能快速找回自己的路線。

路緣石也是可以做為參考點使用
▲路緣石也是可以做為參考點使用。

旗號認識

旗號是現場工作人員與場上車手的溝通方式,用來傳遞各種訊息,包括前方是否有事故、比賽是否終止等等,記住所有旗號規定是非常重要的。

騎號認識是非常重要的
▲旗號認識是非常重要的

方格旗

可以象徵賽車運動的代表性旗幟,在比賽結束前,第一位車手即將衝線時開始揮動,表示比賽正式結束,車手在通過揮動的方格旗後,不論原本還有幾圈沒跑完,都算是完賽了,很多賽事都會將方格旗交給冠軍車手,讓車手拿著再繞場一圈向觀眾致意。

黃旗

在賽場上看到旗號手舉出黃旗,就知道有車手發生意外了,這也是比賽中最常看到的旗幟,車手看到旗號手出示黃旗或揮動,就表示前方區塊有車輛轉倒,需要小心通過,直到黃旗收起或是揮動綠旗才解除狀況,原則上黃旗區域是不准車手超車的,實際執行依賽會規定有所不同。

綠旗

代表賽道可正常通行之意,在經過黃旗事故區域後,旗號手會揮動綠旗,表示之後的賽道已經可以恢復正常賽事,除此之外,也用作暖胎圈開始的訊號,在KCC 等部分台灣賽事中,也用作比賽開始的旗號,但更大型的賽事,會使用燈號來做開賽的訊號。

紅旗

當裁判長揮動紅旗時,場上的旗號手也會全部揮動紅旗,這是表示場上發生嚴重事故,需要清空賽道進行處理,若賽道夠大,車手需要回到PIT 區等候賽會通知,不過台灣進行速克達賽事的場地通常不大,比較常見是回到起跑線等候,等事故處理完畢後繼續比賽,重新起跑的排位順序則會依據賽事進度而有所不同,如果超過一定圈數,揮動紅旗也表示比賽結束。

藍旗

常見於實力差距較大的新手組別,當新手剛開始跑比賽時,一定會常常看到藍旗出現,當比賽進行幾圈之後,實力較強的車手會開始追上尾端的選手,俗稱套圈。

當這個情況發生時,旗號手便會以藍旗通知慢車,要保持行車路線方便後方快車超越,但也會出現慢車搞不清楚狀況,仍隨意變換車道擋住後方快車,此時旗號手會以藍旗指著慢車車手揮動,強制要求慢車讓開路線,如果經過以上警告仍繼續無視,就有可能被判離場等處罰。


▲上面幾種旗號是目前台灣比賽中最常見的,除此之外,還有幾種一般比賽中較少見的旗號,還須請車手注意。

白旗

出現白旗比較可能是救護車或是任何賽會指派的車輛,在場上行走執行任務,要繼續比賽的車手注意,不過台灣的場地基本上都沒那麼大,真的出現類似的緊急情況,都是以紅旗終止比賽來代替,才能讓外部車輛進入。

黑旗

如果賽場上的車手,出現明顯的違規行為,譬如像是之前提到的藍旗,如果慢車一直不讓出路線,那麼就有可能會看到黑旗搭配號碼牌出現,此時被指名的車手需要馬上下場到PIT 區,並向大會報到,聽候處置,這類重大違規通常會被處以停賽一場以上不等的處分。

黑白旗

在出示黑旗之前,旗號長會先用黑白旗來警告車手,可視為賽會的最後通牒,真的還繼續犯錯?那只能黑旗伺候了!

油旗

黃紅相間的旗幟,代表該區域的路面,有下雨或積油的情況,車手需自行注意。

故障旗

當車手的比賽車發生明顯故障,如排氣管脫落、卡鉗脫落等等影響賽道安全時,賽會會出示這種故障旗,警告車手返回PIT 區修理賽車,通常在台灣的比賽中也幾乎等同於退賽。

極限操控

在賽道上就是可以讓人盡情挑戰自己極限的地方,追求單圈最速,並更加精進技術,達到人車一體的目標,是所有在場上練車的車手們,共同的目標。為了達成目的,一些追求速度的賽道技巧也相應而生。

0img_1520

競速騎姿

與一般公路騎乘不同,為了能方便側掛,減少風阻,在競賽使用的速克達騎姿類似檔車的騎姿。由於速克達重心在後方,加上為了確實趴低降低風阻,會往後坐,依體形不同大約是前後座中間的位置或後座。

賽道直線騎姿要盡可能的收緊全身,早期更一敗的方式會放一隻手,從龍頭中的空間看路。
▲賽道直線騎姿要盡可能的收緊全身,早期更一敗的方式會放一隻手,從龍頭中的空間看路。
 
競速時直線的騎姿
▲競速時直線的騎姿

隨著身體往後坐,雙手一樣保持彎曲的情況下,上半身會很自然的前傾,這時背部要注意是腹部用力來支撐,並將背部拱起,避免靠雙手撐把手產生多餘的施力。雙腳也改為踩在後腳踏處,並貼緊車體,讓自己大腿小腿向內收緊,挾持車身固定自己,這同時也能幫助自己腹部用力。

為了降低風阻,必需往後座
▲為了降低風阻,必須往後坐
 
雙腳踩在後腳踏,一般來說,比賽不會使用飛旋踏板,因為飛旋踏版太寬。
▲雙腳踩在後腳踏,一般來說,比賽不會使用飛旋踏板,因為飛旋踏版太寬。
 
確實趴低,降低風阻,頭部來說只有眼睛以上突出龍頭。
▲確實趴低,降低風阻,雙手要緊貼身體不要打開,頭部來說只有眼睛以上突出龍頭。

側掛技巧

側掛與先前騎士養成之路所提到的同傾、內傾、外傾的過彎姿勢是不同的,側掛目的在於幫助自己測量車輛傾角,搭配內傾則能提供更大的重心轉移與過彎速度,雖然不是說不側掛就無法騎賽道,但透過側掛能提高車輛極限,透過磨膝掌握節奏,能夠有效提高圈速。

由A組車手來指導代晴兩種不同的側掛方式
▲由A組車手伏圃儀來指導代晴兩種不同的側掛方式

側掛可以分為兩大方式,最大的差異在於身體移動的方式,以速克達來說最大宗的方式是採平移的方式,直接左右平移來掛出身體,能讓身體掛的更出來,提供更好的迴旋力,甚至能讓上半身更貼近地面,增加重心轉移的比例。

其中一種側掛是平移屁股的方式
▲其中一種側掛是平移屁股的方式
 
平移的側掛方式
▲平移的側掛方式,整個背部是直接朝向後面,沒有轉向。
 
平移方式側掛,可以看到屁股位置與直線時的前後位置相同。
▲平移方式側掛,可以看到屁股位置與直線時的前後位置相同。

另一種方式多半為檔車使用的側掛方式,想像自己抱著圓住體,以畫圓方式,藉由轉動身體來移出側掛,感覺要忘後躺進彎中。這樣的方式身體位移量比較小,對於車體傾角較小的速克達來說,需要掛的更出來,因此主要還是用在檔車上,但這樣側掛好處是換位速度比較快,在實戰上會因應彎道情況在兩種方式中做變換。

轉動腰部的測掛方式
▲轉動腰部的側掛方式
 
畫圓方式的側掛
▲畫圓方式的側掛,可以看到同樣掛出的情況下,需要更大的傾角才會磨到膝蓋,背部也跟著轉向。
 
畫圓方式的側掛,屁股會更前面一些,側面來看也會看到較多的背部
▲畫圓方式的側掛,屁股會更前面一些,側面來看也會看到較多的背部。

而兩種側掛方式的下半身,其重點都在於確實固定自己,利用外側腳踩住後腳踏,並確定小腿、大腿緊貼車身,藉由三點來穩定自己。這裡直接注意的是,由於速克達不像檔車能夠修改腳踏位置,有的車手如果外側腳確實踩穩腳踏時,反應會讓小腿、大腿間產生空間,無法緊貼車身,那麼在無法修改車身或座墊的情況下,寧可選擇讓外側腳懸空,但大腿、小腿能確實緊貼座墊的方式來穩固自己。不過正式的比賽車輛來說,會透過修改座墊形狀的方式來讓自己能夠三點固定。

側掛時,外側腳採穩踏板。
▲側掛時,外側腳採穩踏板。
 
小腿大腿要緊貼座墊,穩定自己
▲小腿大腿要緊貼座墊,穩定自己。
 
以這張照片來說,小腿大腿就沒有完全緊貼座墊,會造成無法固定自己。
▲以這張照片來說,小腿大腿就沒有完全緊貼座墊,會造成無法固定自己。
 
有時受限身形與車款,外側腳懸空的情況下才能讓大腿小腿緊貼座墊。
▲有時受限身形與車款,外側腳懸空的情況下才能讓大腿小腿緊貼座墊。
 
內側腳腳掌向內踩。
▲內側腳腳掌向內踩。
 
滑行塊方向也是側掛相當重要的一環,正確的方向滑塊上會做導角,路面不平時會讓膝蓋上下擺動,裝反的話反而會產生額外拉扯的力量。
▲滑行塊方向也是側掛相當重要的一環,正確的方向滑塊上會做導角,路面不平時會讓膝蓋上下擺動,裝反的話反而會產生額外拉扯的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移動屁股時,都必須是在確實固定好自己與車輛的情況下,舉例來說,由左彎轉到右彎,分解動作應該是身體回正時,收起左腳確實貼緊車身,身體往右移動時右腳才打開,要避免收左腳與開右腳同時發生,因為在這瞬間,車手本身並沒有確實與車輛聯結,容易對車輛施與不必要的外力,造成晃動。總之,重點都是建立在確實固定好自己這點上。

側掛同樣重點在於固定自己
▲側掛同樣重點在於固定自己

上半身的重點與一般的轉向方式相同,務必看向出彎點,也是之前所提過的看向哪,車就走向哪。由於上半身因為側掛而移動,右手要能同時轉油門的話,通常會變成更斜的刀把握法,這也必須確定自己下半身有固定住,沒對龍頭施加過多的力道才行。

側掛時也別忘了看向出彎點。
▲側掛時也別忘了看向出彎點。
 
測掛時手部的握法。
▲側掛時手部的握法。

側掛方式影片教學

最後,剛開始練習側掛時,定圓是一個非常好的訓練方式,低速定圓能讓自己熟悉車輛傾角,要掛多出來,達成側掛用來測量傾角的功能。另一方面能讓自己習慣側掛,實際下場時就不至於身體僵硬動作卡卡。

定圓是方便習慣側掛的方式
▲定圓是方便習慣側掛的方式。

帶煞入彎

為了追求賽道單圈,在場內只有轉油門加速和煞車減速兩種情況,不會有「收油滑行」狀態,而其中與一般公路最大差異的技巧之一就是帶煞入彎了,不但能有效提高圈速,也是在比賽時用以超越對手的技巧之一。我們都知道在車輛直立時才能全力煞車,同時在重煞車之下,車輛會難以傾倒入彎,另外應該也不少人有過在傾斜的時候扣下前煞車造成車身回正或是直接前輪鎖死轉倒的經驗,那麼要如何一邊傾倒車身的同時又進行煞車呢?

帶煞入彎是追求單圈必備的技術
▲帶煞入彎是追求單圈必備的技術

實際原理牽涉懸吊阻尼設定、懸吊行程使用、車手重心等等,但我們可以簡單的想像一個情境,車輛從直立到傾斜,隨著傾角越大,會用掉越多的輪胎抓地力,同時,煞車力量越大,也會用掉越多輪胎抓地力。因此,傾角越大,輪胎越容易打滑,煞車越大,輪胎也越容易打滑,反過來說,只要我們平均分配傾角與制動力,就可以避免打滑。

帶煞入彎對於前煞車的控制格外重要,為了精準控制煞車力道,使用手指第一節來扣壓煞車。
▲帶煞入彎對於前煞車的控制格外重要,為了精準控制煞車力道,使用手指第一節來扣壓煞車。

也就是說,在車身直立時能全力煞車,開始要進行傾倒時,釋放一些煞車,讓前叉恢復一些行程,荷重也不會全壓在前輪上,開始傾倒。隨著傾角增加,煞車也要跟著減弱,讓兩者維持在一個平衡,當傾角達到最大時,煞車也應該完全放開,下一刻就是開始加速出彎了。

帶煞入彎除了能夠延後煞車距離外,壓縮的前叉同時也縮短車輛軸距。
▲帶煞入彎除了能夠延後煞車距離外,壓縮的前叉同時也縮短車輛軸距。

至於帶煞入彎能煞的多重,就取決於前叉的設定以及輪胎性能,抓地力越好的胎,自然極限也就越高。而扣下前煞車造成車輛回正的情況,其實就是煞車使用太急,瞬間太大的力道,讓前叉瞬間快速的用掉太多行程產生的效應之一,如果煞車力量再強再大,那麼就是轉倒收場。

帶煞入彎等於能夠延後煞車點
▲帶煞入彎等於能夠延後煞車點,自然就能更快。

路線選擇

一般我們都知道最快的路線就是所謂的外內外,但這是建立在兩個條件之下,一是只有你一個人的時候,二是出彎後是直線的時候,如果在比賽時與其他車手競爭,大家都走一樣的線就無法超越前車了,另外是面對像是S彎這樣連續彎來說,第一個彎以外內外處理的話,進入第二個彎反而是從內側進入,速度反而變慢。

要超越前車,勢必要走不同的路線。
▲要超越前車,勢必要走不同的路線。

賽場上路線大原則固然是脫離不了外內外的方式,但根據不同情況,也可選擇不同的路線進行攻略,而這是在實際比賽上最常用到的技巧。以標準外內外為穩扎穩打處理單一彎道為重視整體過彎速度來看,分別還有著重進彎速度的快進慢出以及著重出彎的慢進快出兩種用來超越前車的路線。

賽道路線大至上為這三種方式,最明顯的差異就是Apex 點的不同。
▲賽道路線大致上為這三種方式,最明顯的差異就是Apex 點的不同。
 
10
▲標準外內外路線,可以看到最貼近路緣石時是在最中間的位置。

快進慢出是透過提早進彎的方式,搶先佔走對方過彎路線來取得優勢,是針對進彎前發動進攻的方式,在緊咬前車的情況下,提早入彎,率先搶佔內線的領先位置,雖然最後的出彎速度因為路線關係,開始開油加速的時機點會較晚,但由於在彎中也確實封鎖對方的車速,因此在出彎時仍處在優勢,完成超越動作。

3
▲快進慢出會讓APEX點更早,透過搶先入彎佔住路線的進攻方式

另一種超越法就是慢進快出,採用著重出彎速度的路線,在出彎時超越對方。將入彎點往後延伸,將一個彎當成手肘彎的方式,在彎中就已經開始回正可以加速出彎。由於提早回正加速,因此最後出彎速度會比標準外內外路線更快,能在出彎時超越。而這樣的方式也可應用在S 彎之類的連續彎道上,在第一個彎延後進彎點,出彎時就更容易收在內側,正好接下一個反向彎時,就是在外側入彎。

2
▲慢進快出將車輛進彎時間點延後,可以提早回正因而更早開油獲得更好的出彎速度,另外運用在S彎也更利於下一個彎的進入。

以上是賽道的一些基礎技巧與知識,要提升單圈的不二法門就是勤練習,最後,賽道技巧就該留在賽道中使用,千萬不要在公路使用側掛卡普這樣的技巧,那只會增加自己的危險性喔。

0img_1579

授權轉載自:Moto7

原文:賽道攻略:規則、旗號與攻略技巧|騎士養成之路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