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駕駛人在開車時、不僅著眼於車輛所帶來的便利性、同時也享受駕馭時的樂趣,不過大家是否曾將想過車輛在行駛時就靠著腳下的「黑色甜甜圈」與地面接觸,因此輪胎狀況的好壞、也與行車安全息息相關,過去InCar也曾多次介紹過輪胎安全的相關訊息,而不久前ARTC車輛中心(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也舉辦了名為”安胎計畫”的活動,再次提醒用路人輪胎與行車安全間的密切關係。
而繼前篇報導中介紹介紹的是輪胎與地面的關係、胎紋設計、排水、胎溫、胎紋深度等部分的基本原理,以及TPMS胎壓偵測輔助系統的作動原理及檢測標準之後,接下來的這篇報導則是有關”輪圈”部分的品質檢測…
隨著冶鍊技術進步使成本得以下降,現今的新車大多都標配了合金輪圈(絕大部分為鋁合金),與過往的鐵圈相較之下,有著重量更輕、造型更好看及散熱效果較佳等優點,但受限於原料材質的延伸度較低、因此與鐵圈相比之下較”脆”的特性,也讓產品檢測更形重要,而ARTC也在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的委託之下、進行在台上市所有輪圈的品質檢測,依照法規、合金輪圈在上市前共需經過「彎曲力矩試驗」、「13度衝擊試驗」及「徑向負荷試驗」等三項考驗。
在「彎曲力矩試驗」中,其試驗目的是為了模擬車輛在轉向時、輪圈體抗迴轉彎曲力矩的受力耐久程度,依照公式將輪圈固定於儀器上、進行達10萬轉的測試,藉以模擬轉向輪連續轉向操作達1.5小時的情境。
接著在「13度衝擊試驗」中,則是模擬一般駕駛人常發生的”擦到路緣或人行道”以及”突然行駛過較大坑洞”情況時、抵抗衝擊力的能力,同樣依照固定公式、將輪圈固定於儀器上,於23公分的高度瞬間落下重錘、以13度的角度撞擊輪圈表面。
最後則是「徑向負荷試驗」,用來模擬車輛在一般情況行駛時、輪圈抵抗徑向受力的耐久能力,將輪圈固定於儀器上、並依照公式施以相當的重量,接著進行達50萬轉的測試,等於是車輛及胎圈組在高負載情況下連續行駛20小時的情景。
在經過ARTC的檢測並全部通過上述的三項考驗後,合格的輪圈才會獲得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所授與的「商品安全標章」,進而能夠合法的於市面上販售,藉由這樣的品質監測、對於車主在更換輪圈時也更能獲得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