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利電子 Smart HUD 2 光學投射抬頭顯示器 實測

 

2015年的時候,InCar做了怡利電子Smart HUD的試用報導,沒看過的朋友可以去這裏看。在2016年已過完中秋的此時,我們又完成了Smart HUD2的實測。前後約一年多的時間,怡利電子順勢又出了第二代機型,後浪推前浪的狀況,一代機變成為經典。

上圖為因應拍攝角度所做暫時黏貼,非原廠建議位置

大改+大膽是第一眼看到Smart HUD2的直覺,在今年台北車用電子展首度亮相時也是技驚四座,當然質疑的耳語也是不少!HUD 貼在前擋中間這個位置是認真的嗎?會阻擋駕駛視線嗎?不會脫落嗎?歹誌會像我們憨人想的麼簡單嗎?腦補無用,且讓我們為各位上路測試一下。

我們收到的是Smart HUD2大全配,加起共有5盒,包含:

1. Smart HUD2主機+光學反射片

2.FM傳輸器

3.行車紀錄器

4.電子後照鏡頭

5.無線胎壓偵測TPMS(胎內式)

以上除了主機和反射片外,其它產品皆為選購。

▲HUD 反射片

▲主機投影畫面,可透過TFT光學投射到HUD反射片

▲行車記錄器 Full HD 1920X1080 30fps    HD 1280X720 30fps

 

 

▲裝置完成的HUD反射片,後有怡利開發出的圓形磁鐵扣,可微調鏡片方向

▲主機裝設完成

▲主機與行車記錄器位置

▲主機+反射鏡+行車記錄器 位置

▲電子後照鏡裝設於後車牌上方

▲裝機完成

首先要提醒的是Smart HUD2採取OBD II供電方式,所以老車主想要安裝的話最好先了解一下自己車型適不適用,或是到經銷商現場裝機測試。

▲上圖為適用車種說明,但請注意到"部份支援"這四個字

▲官方裝機影片說明

裝機的部份,如果只有主機再加上行車記錄器安裝不難,因為有影片可以教學,但請謹記"下好離手"原則,因為當中如果不幸手抖了一下,雙面膠貼歪會比較麻煩。

但如果是買5項全配裝機,建議還是到經銷商去安裝,線材會藏得比較美觀不礙眼。

我們這次測試車為2008年 TOYOTA YARIS以及2016年Volkswagen Beetle Dune,兩車都可正常使用OBDII來供電使用。

本次將以內建軟體功能、HUD在各種光線下的即時表現、導航功能、連網功能以及行車記錄器來做簡單介紹,然而透過文字描述來形容不如用動態影像來表現比較容易理解,所以我們拍攝了幾部影片來供各位參考。

首部影片來談Smart HUD2 幾項軟體功能,連接OBDII直接把行車電腦資訊呈現在HUD上是本機最大亮點,TPMS(胎壓偵測)也跟上潮流,只是電子後照鏡位置尷尬,當然我們能理解那是為了要能夠簡易安裝所想的折衷。

 

 

再來是測試Smart HUD2的連網功能,先決條件是手機可以上網且開放熱點供主機連網,便可使用怡利自行開發的eLeadrive等e系列App. (iOS和Android均可下載)。透過手機來和主機溝通是目前最佳方式,況且第二代主機旋鈕是結合在機身上,並非像第一代一樣可以透過線控,不適用於手不好和脾氣不好的人,因為會手酸和沒耐性。

上述兩段影片大致讓各位對SmartHUD2的功能有初步認識,再來一項我們要測試的是它內建的Papago導航和GPS準度。(SmartHUD 第一第二代皆採用Papago系統)

下面兩段影片,我們呈現了在下午3點多陽光直灑前擋風玻璃情境、出入隧道前後以及在陰兩下的HUD即時亮度呈現,表現令人滿意。

下面這段影片,是"通過固定測速照相提醒"功能,是我們覺得比較有趣的一項,它會在車子通過照相桿後主機會發出"叭叭"兩聲示警,表示已通過。或許市面上新一代導航機種已內建類似功能,我們少見多怪,那也請原諒編輯們沒見識。

最後的影片為選配的行車記錄器影片,用白天和黑夜來呈現錄影成像供各位參考。內建8G記憶卡約可錄一個多小時,如需更久的錄影時間可自行更換更大容量記憶卡。

上圖是怡利電子官網對於Smart HUD2的描述,各項功能一目了然。但我們試用了幾天,也沒有把全部的功能都摸得一清二楚,就像玩手機一樣,永遠都有幾項功能不會去使用,因為實用的、天天用的就那麼幾種。

一開始我們很狐疑的點,HUD貼在前檔風玻璃中間這個令人髮指的位置,不會影響視線嗎?坦白說,我們共有3人坐過駕駛座,剛開始會碎唸為什麼要放在這個礙眼位置,但在裝置完成,OBD II供電後HUD開始作用時,疑慮都去了一半。因為它的透視感不會影響前方視野,絕對比你的A柱死角還要安全,車行不過幾分鐘便己習慣它在那個位置。

也許看官也會質疑,用黏的HUD會不會晃?穩不穩?它不會晃,只在經過不平路面或是車子怠速共振時也會跟著顫抖,但完全不影響投射畫面的穩定。除非你是開的是原廠整合車身投射在前擋的HUD,才不會有共振的現象。

 

 

本番試用下來,我們己經從懷疑變成習慣,不看不自在。它的優點和功能不在話下,但有缺點嗎?怎麼可能沒有,單一個主機賣6990,就讓很多人無福消受這種未來感了。

其次在於它的操作機身的旋鈕設計,前一代還可以自己找位置黏貼旋鈕,第二代改整合在機身後方,而主機又必需裝在你頭頂上位置,因此每次操作都是"舉手之勞"。

還有就是要黏的東西不少,線材也是頗為壯觀,最好還是請專業的幫你把線藏好,出入車門才不會不小心被線材絆倒。

整體而言,SmartHUD 2 讓我們先驚嚇後驚豔,雖然裝上它不會讓你的車瞬間變成霹靂車,但是你絕對可以變成李麥克,為什麼?因為你爽,裝了個小確幸在車上。

只不過,關於利用旋鈕操作主機這事,應該還有更好的方法才是。先不用說像是LEXUS 的Remote Control或是BMW的iDrive Touch Controller之類的設置,平價的Mazda也有Commander Control來操作,期待在下一代或是怡利其它產品有類似的設計。但是如果可以直接用手機來操作各項功能甚至直接做鏡像到HUD上,對於大部份的人是比較期盼和受用吧。

 

 

老編

順序應該是這樣 小編-->老編-->亂編-->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