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bot這款電動車小到可以開進Hiace 價格低廉 在日本銷售量超越Toyota電動車

在眾多電動車動輒百萬起跳的市場中,有一款微型EV靠著一台HiAce廂型車就能載得下的驚人小巧尺寸,以及不到21.1萬台幣的價格,徹底打破人們對電動車的既定印象。這款車名叫Mibot,出自日本新創車廠KG Motors,不只體積迷你、價格親民,更挑戰著日本對電動車普遍冷感的市場氛圍。

Mibot全長僅2,490 mm,外型類似法國Citroen Ami,只能容納一名駕駛者。車身小到什麼程度??? 原廠直接示範把整台車塞進Toyota(豐田)HiAce廂型車的後艙,不僅展現靈活機能,也為未來城市代步車開啟全新想像。

創辦人Kazunari Kusunoki表示:「現代汽車都太大了,對於日本這樣狹窄街道的國家來說,這樣的車根本不實用。」因此他希望打造一台更貼合城市與鄉間小路使用需求的EV。Mibot的電池雖然小巧,但仍可提供約100公里的續航力,極速為60 km/h,足以應付日常通勤或鄰里代步。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mibot【KGモーターズ】(@mibot_kg)分享的貼文

Mibot最大的爆點在於價格:售價僅約100萬日圓(約新台幣21.1萬元),甚至比美國政府針對電動車提供的7,500美元稅務抵免還便宜。這種價格讓人猶如買家電一樣的衝動消費,對只需要一台不麻煩、能代步的車主來說,Mibot無疑極具吸引力。

對比美國新創Slate Auto推出的電動貨卡定價高達2.8萬美元,Mibot可說是平價EV市場的一股清流。

與中國不同,日本對電動車的接受度向來偏低。即使是本土龍頭Toyota,在2024年也僅售出約2,000台電動車;連中國電動車大廠BYD,也只在日本交付約2,200台。而KG Motors創立僅兩年,就已售出2,250台Mibot,成績堪稱亮眼。

Kazunari Kusunoki也坦言,日本人對EV的態度深受Toyota的觀點影響。他說:「Toyota曾說EV並不是唯一解方,因為是Toyota說的,日本人就信了。」他認為,Mibot的出現就是為了讓日本社會重新認識EV的可行性與多樣性。

截至目前為止,KG Motors的產能規劃為2027年3月前產出3,300台,但隨著初期銷售穩健,原廠也正規劃快速擴產,目標是在未來達成年產10,000台的規模。雖然這對小型新創公司來說是個挑戰,但若持續受到市場青睞,這樣的願景並非空談。

Mibot的成功其實點出了目前電動車市場的一個盲點:多數車廠專注於高價、長續航與科技滿載,但對於只需要一台小巧、簡單、能移動的通勤工具的用戶來說,這些訴求並不實用。

KG Motors所推動的,是一場平價EV的革命。Mibot並不試圖成為下一台智慧型電動車,它更像是一台摩托車與汽車之間的機動解決方案,為居住在都市與鄉間的用戶提供一種全新的通勤選擇。

在這場電動化浪潮中,小廠KG Motors靠著一人座、小體積、超低價這三招,或許將成為撼動日本EV市場的黑馬。而它也提醒我們,未來的電動車不一定要昂貴與複雜,有時候,小就是大,大未必就對。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