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未分類

如F1的DRS系統?HONDA全新三項主動空力技術專利公布

HONDA今年9月所釋出的定風翼專利,確實也在11月份的米蘭車展上以CBR1000RR-R向我們展示,在整流罩側邊的內嵌式定風翼與下整流罩和後土除的擾流設計,雖在先前的專利中說明是伸縮可動式的,但在米蘭發表及Marquez的試駕影片中卻沒特別說明或展示,有些可惜。近日HONDA再次公布了全新的三項空力技術,分別於整流罩左右的下方及正面車頭。


HONDA一舉公布三項空力專利。

在前些日子FIM(國際摩托車賽車協會)針對HONDA將在WSBK等賽事中使用主動式空力,作出澄清表示可以使用參賽,但一切的構造及設計皆須在量產車上正式使用。在獲得認可後HONDA便加緊腳步在整流罩的下半部兩側,設計兩個向外伸出的「機翼」,其中專利中說明能夠透過縮回來降低高速時的阻力,但並沒說明由加速傳感器或人為的方式控制。或許能想像成F1賽車的DRS系統,一般時候給予足夠的下壓力,但在穩定性的狀態下追求更高的速度,則透過短暫縮回擾流,向上提升加速性。


透過底部的襟翼收回,能在直線上獲得更好的加速性。

第一項與過去的機構有些雷同,但第二、第三項則是在車頭正面的頭罩的「鼻尖」,不須額外在車體上有任何的突出配件,僅需調整其頭罩角度使其下壓力增加或減低,用來提供摩托車在轉彎時的穩定性,而這項透過車輛上的慣性單元即可控制,無須人為操控。而第三項則是透過震動頭罩正面斜板,影響空氣流動進而達到降低空氣阻力並同樣對於過彎效果有所提升,然而實際運行的方式,專利圖與說明都不是非常容易想像,有待未來實裝上車展示一番。


鼻頭能改變角度,達到不同的空氣阻力效果有助於過彎。

車頭正面的整流罩斜板透過震動改變空氣流動方式降低阻力,後兩項設計皆對過彎有所幫助。

主動式空力套件的開發,是為了滿足不同速度下的騎乘條件,提供不同程度的下壓力及空氣力學輔助,加上電控系統日漸豐富,對於主動式的各項部件及機能控制也變得容易和普及。在近日公布的三項專利中皆使用2017年式的CBR1000RR作為模型而非CBR1000RR-R,不禁令人懷疑RR與RR-R是否未來會以雙版本存在,抑或是這是項未來通用於各車款的趨勢,請持續關注Moto7帶來最新的動態。


2017 HONDA CBR1000RR Fireblade SP。

2020 HONDA CBR1000RR-R SP。

授權轉載自:Moto7

原文:如F1的DRS系統?HONDA全新三項主動空力技術專利公布

k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