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有意與Nissan合作 而非收購 雙方能否共創未來呢???

近日,關於Honda(本田)與Nissan(日產)合併計畫告吹的消息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根據最新報導,這筆交易可能即將破裂,使得Nissan的未來再次充滿變數。不過,台灣鴻海(Foxconn)公司或許能成為Nissan的潛在合作夥伴,但不同於過往的收購模式,鴻海並不打算收購Nissan,而是尋求與其合作。 

根據路透社報導,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向媒體表示,該公司希望與Nissan建立合作關係,而非進行收購。鴻海目前正在積極拓展電動車(EV)業務,由前Nissan高層關潤(Jun Seki)領導,該公司主要專注於提供設計與製造服務,而非直接進軍整車市場。據悉,Nissan對此持開放態度,但正式宣布合作的時機仍待觀察,尤其是在與Honda的談判確定告終之後。

劉揚偉進一步表示,鴻海目前沒有計畫收購Nissan股份,但若業務運作上有需要,該公司也不排除這種可能性。 

關於Honda與Nissan合併破局的細節仍在陸續曝光。前Nissan執行長Carlos Ghosn甚至將這筆交易形容為絕望的舉動。根據路透社的另一篇報導,雙方在談判中出現了嚴重分歧。Nissan方面希望在合作關係中獲得較為平等的地位,而Honda則要求Nissan進一步裁員,最終導致雙方無法達成共識。此外,Honda似乎希望將Nissan納入子公司體系,而Nissan則認為自己仍有獨立運營的空間,雙方在企業架構上的矛盾也是談判破裂的重要原因。

若最終無法與Honda達成協議,Nissan將不得不面對一系列嚴峻挑戰。去年,Nissan曾大幅下調其盈利預測,削減70%的利潤預測,並裁員9,000人。此外,該公司還縮減了全球生產規模,並出售了部分Mitsubishi(三菱)汽車的股份,以降低經營風險。 

除了財務壓力外,Nissan還要求經銷商以低於成本的價格銷售車輛,以期提高銷售量。同時,其美國市場的暢銷車款Rogue(國際版稱X-Trail)也遭遇產量縮減,這款車一直是Nissan在美國市場的支柱車型,且在2023年仍是美國第九暢銷的車款。

雖然Rogue的銷售量在美國市場下滑了9.5%,但Nissan整體銷量仍上升3.5%。其中,入門車款Versa與Sentra的銷售量分別激增71.7%和39.8%。然而,這些較低價格的車型雖能帶動銷售量,卻無法提供足夠的利潤來應對全球銷售趨勢下滑、成本上升、競爭加劇等不確定因素。 

對於Nissan而言,與鴻海合作可能是一個較佳的選擇。鴻海擁有強大的電子製造與供應鏈整合能力,並且在電動車領域積極布局,例如與Fisker、Stellantis等車企建立合作關係。若Nissan能夠與鴻海聯手,或許能夠在電動車市場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同時保持一定的企業獨立性。

雖然目前尚未有確切的合作細節,但隨著Honda-Nissan合併計畫的變數增多,鴻海的加入無疑為Nissan提供了一條新的出路。未來,這場談判的結果將決定Nissan的發展方向,無論是選擇新的戰略夥伴,還是尋求其他投資者,這家日本汽車巨頭都將面臨艱難的抉擇。

[Source: Reuters]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