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D汽車在歐洲巿場印堂發黑,德國科隆廠因計劃裁員也陰影籠罩!

福特總裁兼CEO Jim Farley 曾經說過不會再投資無聊的車款上面,他所說的無聊車是指歐洲廠已停產的Mondeo和 Fiesta和今年將停產的Focus。但現實是這家美國傳統大廠在歐洲的處境日益惡化,Ford科隆工廠也正面臨裁員風暴,將有幾千名員工前途未卜,同時罷工氣氛也正蘊釀著。

福特的歐洲巿佔率從2022年的5%跌至2024年的3.5%,2025年初持續下滑。歐洲電動車市場又慘又淡,Ford也因Capri和Explorer純電車型的銷量不佳而虧損連連,致使福特計劃2025年第一季度縮減科隆工廠生產,預計裁員約2900人,占總人數四分之一!(但截至2025年5月,這裁員計劃尚未完全執行)

德國汽車研究中心(CAR)主任,曾任杜伊斯堡-埃森大學汽車經濟學教授-Ferdinand Dudenhöffer直言:「Ford在歐洲處境很糟,前景更不樂觀。」他認為,福特規模過小,難抵德國高昂成本,而且中國車廠如BYD正靠著低價高品質電動車搶占市場。他預測,2030年中國車廠將主導全球電動車市場,歐洲車廠若不合作將難生存。

科隆工廠困境正反應出了福特在歐洲巿場的掙扎。中國車廠崛起、德國高成本及美國福特總部要求歐洲業務自負盈虧,這一切都讓歐洲Ford的復甦希望渺茫。其實,歐洲福特在2023年和2024年已相繼裁員共7800人,2025年第一季又計劃裁員2900人,已經激怒工會IG Metall。工會領袖Knut Giesler警告,若無長期投資承諾,工會將激烈對抗。

歐洲福特的出路何在?Dudenhöffer教授建議Ford直接賣掉歐洲業務來保住科隆生產線,或是與雷諾合資生產來降低成本,或與中國車廠合作借鑒技術 (事實上,美國Ford CEO開著小米電動車已長達6個月)。但福特若想重振歐洲巿場,就需再投入巨資研發新電動車,但這目前難度極大。隨著歐洲汽車業動盪,福特在科隆的未來懸而未決,車廠工人還是最急的人。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