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SMAT)今(17)日舉辦記者會,集結上中下游產業鏈超過七十家企業,共同連署支持電動機車發展,力挺政府喊出的「2030 電動機車新售 35%」永續目標,並訂下短期衝刺「2024 電動機車破百萬台」的目標。SMAT理事長王健全表示,這是產業鏈首次集結對外發聲,陣容龐大,面對國際運具電動化趨勢,以及政府支持電動機車力道減緩的困局,他勉勵業者「展現堅強韌性,克服挑戰」,「我們一直在既定的行程往前走,業者一樣是超前部署,展現我們的韌性!」
本次參與連署的企業涵蓋智慧移動產業鏈上中下游,包括全台最大的車材供應廠全興、從ICT產業跨足智慧移動產業的台林、國內老牌電線電纜廠大亞集團、生產電動車充電樁的裕電能源、電動機車品牌廠 Gogoro、和傳統機車製造廠宏佳騰、台鈴工業,一直到最下游的傳統機車行,七十家橫跨各領域的廠商共同向政府發聲倡議,這是智慧移動產業鏈有史以來最大集結。
SMAT理事長王健全表示,COVID-19 疫情後,去污減碳成為當今社會的重要趨勢,例如歐洲就相當重視運具電動化發展,無論在自行車、在電動汽機車都有高銷售量,國外汽車電動化如Tesla的發展,對國內的汽機車廠致力發展電動化,也是很大的鼓勵。
王健全分析,儘管各國均積極發展運具電動化並提供補助,但 2020 年開始,台灣對電動運具的支持力道減緩,導致電動機車銷售數量衰退,這對去年響應政府政策,積極投入電動機車生產的廠商不盡公平。台灣目前機車是 1400 萬輛,電動機車約 40 萬輛,如果積極往「2030 年電動機車新售 35%」與「2024 電動機車破百萬台」目標邁進,多年來投入研發的業者就可慢慢達到損益兩平,發揮經濟規模,台灣電動機車發展也會加速起飛,成為全球電動機車王國。
參與連署的業者立信輪業董事長張楨彬指出,他經營傳統油車事業已超過二十年,2017 年正式帶領團隊轉型做電動機車,「因為傳統燃油機車並不是未來可以努力的方向。」他說,化石燃料使用強化溫室效應,電動機車卻能為下一代帶來乾淨、綠能、環保的空間,所以他希望帶領自己的營業團隊朝電動機車去努力經營。「補助電動機車產業是必須的,但政府卻補助油車,在全球各國政府不太可能這麼做,台灣卻補助民眾購買油車,這讓我匪夷所思。」
全興精機吳宗文總經理表示,全球都在推交通電動化,看國際電動車大廠的股票一路上漲就知道商機所在,「綠能環保是現在世界的議題和未來趨勢,身為台灣的傳統供應鏈,如果可以加入這樣的產業,也是對台灣的一個幫助,我們很樂意走進綠能環保的時代潮流裡。」另外,他也希望新興產業可以發展為國家隊,打造「MIT一條龍」,成為台灣之光。
SMAT 秘書長郭錦程進一步解釋,台灣是國際社會的一份子,《臺灣永續發展目標》正是台灣配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所制訂的政策綱領,並於 2019 年在行政院蘇貞昌院長任內拍板定案。《臺灣永續發展目標》的核心目標之一是「具備減緩調適行動以因應氣候變遷及其影 響」,其對應的指標就是要達成各期溫室氣體階段管制,尤其又以 2030 年為目標期程,要求溫室氣體排放量要比基準年( 2005 年)減量 20%,而每個行政部門也都必須承擔減量的具體目標。 以運輸部門為例,訂有「2030 年全國公共運輸量較 2015 年成長 20%以上」、「2030 年公務車輛 及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2030 年新能源機車占新售車比率 35%」等低碳轉型評量指標,根據國內現況,目前在第一階段達成減碳目標的就是運輸部門。因此,SMAT 呼籲政府要再接再勵, 並設定短期目標「2024 電動機車破百萬台」,讓減碳政策績效長紅,同時讓台灣推動電動機車的成功發展經驗,成為全球典範。
本次連署橫跨產官學研,共有超過七十家智慧移動產業鏈的上中下游業者、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參與連署,記者會上,跨黨派的朝野立委也都派代表出席,力挺智慧移動產業鏈,顯示推動運具電動化,支持環境永續發展已是社會共識。期盼政府重視產業心聲,持續推動能源轉型、產業轉型與交通轉型,朝向「2030 電動機車新售 35%」、「2024 電動機車破百萬台」的目標積極邁進。